为落实团中央、教育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精神,响应其联合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,鼓励我校毕业生“到西部去、到基层去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”,我校现开展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工作。具体方案如下:
一、招募主题
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
二、招募目标
计划招募我校应届高校毕业生,赴西部开展为期1-3年的志愿服务,涵盖乡村教育、服务乡村建设、健康乡村、基层青年工作、乡村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。
三、招募机构:
成立廊坊卫生职业学院西部计划工作专项领导小组,由学生工作处牵头,成员包括校团委、各系学工科科长、辅导员,负责统筹协调招募全过程。设立招募工作办公室,负责日常招募事务处理,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处学生工作办公室。
四、西部计划服务内容
(一)乡村教育
在乡镇及以下中小学从事教学等基础教育工作;积极开展“互联网+教育”,推动高校资源参与提升当地学校教育教学水平;积极参与当地县域教育综合改革。本专项包括研究生支教团。
(二)服务乡村建设
在乡镇及以下农业、林业、牧业、水利等基层单位参与农业科技与管理、现代农民培育、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;协助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、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。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农村合作经济、农村电子商务、农村饮水安全、农田水利、生态保护等领域参与相关工作。
(三)健康乡村
在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等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卫生防疫、监测、管理、诊治、关爱乡村医生等工作。在乡村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教活动,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,养成良好卫生习惯,提升居民文明卫生素质。
(四)基层青年工作
在县级及以下共青团、青年之家、团属青年社会组织从事团的基层组织建设、基层党务、促进就业创业、预防违法犯罪、志愿服务等青年工作。
(五)乡村社会治理
在乡镇部门单位和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、养老服务设施等,围绕乡村社会稳定、乡村民生改善、乡村养老育幼、乡村人居环境治理、乡村儿童关爱、乡村文化、乡村体育、平安乡村、乡村社区治理、乡村普法宣传等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开展工作。
(六)卫国戍边
围绕边境地区实际需要,助力稳边固边、兴边富民,在县乡基层单位参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、党的创新理论宣讲、乡村教育、医疗卫生、乡村产业发展、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等工作,加强边疆地区基层工作力量。
(七)服务新疆
围绕新疆和兵团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在县乡基层单位参与乡村教育、服务乡村建设、健康乡村、基层青年工作、乡村社会治理等工作。
(八)服务西藏
围绕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在县乡基层单位参与乡村教育、服务乡村建设、健康乡村、基层青年工作、乡村社会治理等工作。
五、西部计划的政策支持
除享受国家规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外,还给予以下政策支持:包括生活补贴、津贴、保险等经费保障。另外还有考公务员和研究生的优势,服务期至少满1年且考核合格的,可以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报考公务员,同等条件下,优先录取。志愿者服务期满2年考核合格的,3年内报考研究生,初试总分加10分,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等优待政策。详情以河北省西部计划最新政策为准。
六、招募对象及条件
(一)招募对象:
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
(二)招募条件:
1、中共党员或预备党员;
2、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,热爱祖国、热爱人民、热爱社会主义,理想信念坚定,思想政治素质好;
3、到岗之前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;
4、通过西部计划体检;
5、在校期间有志愿服务经历且志愿服务时长不低于20小时,服务时长以“志愿汇”APP中显示时长为准;
6.志愿服务种类中必须有社会性的志愿服务经历,如助老、助残、春运“暖冬行动”、七彩假期、社区行动等类别。
特别提示:2026年招募季起,在校期间志愿服务总时长低于100小时的,不予考虑。一学年内志愿服务时长低于30小时的,不予考虑。
七、招募时间安排
(一)宣传动员阶段
线上线下同步启动,线上利用官方网站、公众号平台发布招募信息,包括项目介绍、政策待遇、报名流程等;线下举办宣讲会,与学生面对面交流。
(二)报名审核阶段
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通过西部计划官方报名系统提交报名信息,填写个人基本情况、志愿服务意向等内容。校团委负责对报名人员的资格初审,审核通过后提交至省级招募办。
(三)选拔录用阶段
根据《廊坊卫生职业学院2025年西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》要求,采用笔试、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拔,根据选拔结果确定拟推荐人员名单。
八、报名时间与方式:
于报名截止日期前登录西部计划官方网站(http://xibu.youth.cn/)或者微信公众号“西部志愿汇”(菜单栏中的“我要报名”)注册报名。
九、工作要求
(一)高度重视
各系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西部计划招募工作的重要性,切实加强组织领导,明确责任分工,确保招募工作顺利进行。
(二)严格把关
在报名审核、选拔录用等环节,要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操作,不得安排学生担任选拔期间的任何考官。确保招募人员质量,维护项目的公正性与严肃性。
(三)强化监督
各系各部门建立健全招募工作监督机制,公开监督举报电话、邮箱,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查处。学院监督电话:0316-6026018。